
康熙笔画13画属水的字,五行属水康熙字典13画字大全
康熙笔画13画属水的字有哪些:湃、滨、渥、湄、滁、湫、渲、渫、湘、渤
湃,意思是波浪撞击、拍打,最常见的词是“澎湃”,既可以形容水势浩大,像“江水澎湃”,也能用来比喻情绪、力量等激动起伏,比如“心潮澎湃”。这个字读pài,发音响亮,带着水的动感。
滨,指的是水边、靠近水的地方,比如“海滨”就是海边,“湖滨”是湖边。生活里常说“滨江大道”,就是沿着江边的路。它也能当动词用,意思是靠近,比如“滨水而居”,说的就是挨着水住。
渥,有湿润、沾湿的意思,比如“渥润”就是滋润的样子。它还能表示深厚、优厚,像“渥恩”指深厚的恩泽,“渥惠”就是优厚的恩惠。这个字不多见,但意思挺实在,带着水的滋养感。
湄,指的是河岸、水和草交界的地方。《诗经》里写“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”,说的就是那个人在水边。这个字比较文雅,平时用得不多,但提到水边场景时,用“湄”会显得有韵味。
滁,主要是地名用字。安徽有个滁州,那里有著名的醉翁亭。滁也是一条河的名字,叫滁河,流经安徽、江苏。平时起名或日常用语里不常见,主要和特定地方关联。
湫,有两个常见意思。读qiū时,指水池、低洼的地方,比如“山湫”就是山里的水池;读jiǎo时,指角落,“湫隘”这个词就是说地方低洼又狭小。平时用得不算多,但在描述地形时会用到。
渲,本来是中国画的技法,用水墨或颜色涂染画面,让颜色慢慢晕开。后来也指用语言夸大描述,比如“渲染气氛”,就是通过描述让气氛更浓。现在说“别渲染了”,就是别夸大了的意思。
渫,有疏通、排泄的意思,比如“渫水”就是把水排出去。它也有散开、泄露的意思,“渫云”就是散开的云。这个字比较古雅,现在日常用得少,多在书面语里出现。
湘,最常见的意思是湘江,湖南的一条大河。也指湖南省,比如“湘绣”是湖南的刺绣,“湘菜”是湖南的菜。平时说“去湘菜馆”,就是去湖南风味的饭馆,和地域文化关联紧密。
渤,指渤海,是中国的内海,在山东、河北那边。也形容水势汹涌,比如“渤海湾”就是渤海的一部分。平时提到大海时,可能会说到“渤海”,是个和地理相关的常用字。
湃,意思是波浪撞击、拍打,最常见的词是“澎湃”,既可以形容水势浩大,像“江水澎湃”,也能用来比喻情绪、力量等激动起伏,比如“心潮澎湃”。这个字读pài,发音响亮,带着水的动感。
滨,指的是水边、靠近水的地方,比如“海滨”就是海边,“湖滨”是湖边。生活里常说“滨江大道”,就是沿着江边的路。它也能当动词用,意思是靠近,比如“滨水而居”,说的就是挨着水住。
渥,有湿润、沾湿的意思,比如“渥润”就是滋润的样子。它还能表示深厚、优厚,像“渥恩”指深厚的恩泽,“渥惠”就是优厚的恩惠。这个字不多见,但意思挺实在,带着水的滋养感。
湄,指的是河岸、水和草交界的地方。《诗经》里写“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”,说的就是那个人在水边。这个字比较文雅,平时用得不多,但提到水边场景时,用“湄”会显得有韵味。
滁,主要是地名用字。安徽有个滁州,那里有著名的醉翁亭。滁也是一条河的名字,叫滁河,流经安徽、江苏。平时起名或日常用语里不常见,主要和特定地方关联。
湫,有两个常见意思。读qiū时,指水池、低洼的地方,比如“山湫”就是山里的水池;读jiǎo时,指角落,“湫隘”这个词就是说地方低洼又狭小。平时用得不算多,但在描述地形时会用到。
渲,本来是中国画的技法,用水墨或颜色涂染画面,让颜色慢慢晕开。后来也指用语言夸大描述,比如“渲染气氛”,就是通过描述让气氛更浓。现在说“别渲染了”,就是别夸大了的意思。
渫,有疏通、排泄的意思,比如“渫水”就是把水排出去。它也有散开、泄露的意思,“渫云”就是散开的云。这个字比较古雅,现在日常用得少,多在书面语里出现。
湘,最常见的意思是湘江,湖南的一条大河。也指湖南省,比如“湘绣”是湖南的刺绣,“湘菜”是湖南的菜。平时说“去湘菜馆”,就是去湖南风味的饭馆,和地域文化关联紧密。
渤,指渤海,是中国的内海,在山东、河北那边。也形容水势汹涌,比如“渤海湾”就是渤海的一部分。平时提到大海时,可能会说到“渤海”,是个和地理相关的常用字。
康熙笔画13画属水的字 相关文章

2025-08-19 10:45

2025-08-19 10:15

2025-08-18 20:39

2025-08-18 16:12

2025-08-18 15:52

2025-08-18 13:15

2025-08-18 00:53

2025-08-17 16:43

2025-08-17 14:54

2025-08-17 11:15